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虽然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高,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破裂,心灵受到创伤,情感发生扭曲,产生了压抑、忧郁、怨恨、胆怯、自卑等心理障碍。
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呢?
一、要关系体贴,不要冷漠歧视 关心源于爱心,体贴出自情感。教师真诚地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象一根情弦,一头拴在班主任的事业心上,另一头连在学生急待哺育的心上,拨动情弦就会引起师生心灵之弦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父母离异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缺少父爱,有的缺少母爱,有的两者都缺。他们需要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心理上的开导,情感上的补偿。作为班主任若想和他们保持心灵上的呼应,感知其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并且培养起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就必须有一颗浸满真情的爱心。如果每有真情和爱心,就更谈不上关心和体贴。冷漠歧视只能使学生自暴自弃。
二、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会大大降低。白老师认为,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
“师者父母心”。教师要给单亲学生更多的爱抚,在衣、食、住、行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尽量补偿他们失去的亲情,使他们不受歧视和冷落而感到处处有温暖。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消除其自卑感、孤独感;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创设机会,让他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激发单亲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抑郁情绪;细心发现他们的特长,加以积极引导,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当他们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目标,就会淡化消极情感,产生愉悦情绪,陶冶性情,获得健康发展。
2.树立信心,正视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单亲学生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生活的信心受挫。而信心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之一。
对于单亲学生,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对生活、人生的信心。多给这些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如面临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材的爱迪生、高尔基,笑对挫折的毛泽东、周恩来,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单亲的学生,卓越人才的成长必先经过意志磨练的过程,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现实,正视挫折。通过一些专题活动,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从困难挫折中领会人生的真谛,培养他们奋发图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力。
3.亲近家长,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 学校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因此要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学生,教师必须把指导家庭教育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
通过家访、家长会、单亲家庭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育情况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育子观,自觉调节受家庭、婚姻、生活等方面困扰的心理。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困境。
陕西冠美教育以全封闭军事化管理,一对一的教育模式,打造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全方位的保姆式教育,开设心理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励志教育、行为礼节培养、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团队培训、亲子互动、学习兴趣培养、传统文化(弟子规)、体验式教育(农村体验、敬老院、孤儿院)等一系列课程,重新塑造孩子的成长目标,解决青少年早恋、网瘾、厌学、撒谎、对抗父母、离家出走、暴力倾向等一系列青春期常见问题。